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选择语言
最新报道
国画大家崔如琢版画发布会在京隆重举行
11位艺术家成交额过亿,100位上榜艺术家总成交额42.9亿元 | 《2022胡润中国艺术榜》重磅发布
展讯 | 逍遥于艺 求索于心—崔嘉宝书法作品首展
梦里梅花指上开 永乐2021秋拍崔如琢指墨梅花6440万元成交
书画家崔如琢分享艺术创作
崔如琢艺术澳门大展欣赏会展现“笔墨当随时代”创新精神
以指为笔,落墨生花——崔如琢罕见指墨梅花册页亮相永樂拍场 | 永樂2021秋拍
崔如琢主讲中国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永乐2021春拍 | 太璞如琢——崔如琢精品专场斩获4.95亿元 巨幅四条屏创个人新纪录
昭然不昧,万古一日,崔如琢精品瞩目现身 | 永樂2021春拍
媒体报道 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墨彩璀璨 璞玉如琢

 
“指墨情怀——崔如琢书画新作展”将于8月11日亮相北京画院美术馆
“大写神州——崔如琢书画巡展”拉开序幕
摘自---2010年8月10日《中国文化报》专题
 
名家评论

 汲古出新

  如琢是大写意国画家,书风承袭碑派书家郑诵先,绘画则师从花鸟画大家李苦禅。崔先生善于从古今名家中汲取营养。他曾经潜心研究过董源、巨然,尤其喜爱“元四家”中的黄公望和王蒙、“清四僧”中的渐江与石涛以及近代名家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他极富收藏又精于鉴赏,这也成就了他的绘画,使得他能博采众长,他的艺术修养有了很深的积淀。

        崔如琢先生已过花甲之年,但他的阅历却远远超过了这一年龄段中的许多画家。上世纪80年代初,他离开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去了美国,曾在纽约杜威大学担任艺术系教授,也担任过纽约中国艺术研究会副会长,在纽约华人的主流社会中非常有影响。
        近年来,崔如琢先生绘画创作的题材更加广泛,尤其大写意的花鸟画和山水画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他十分注重传统的笔墨意趣,强调中国画的意境。他的大写意荷花,有青藤、石涛的笔意,有李苦禅、潘天寿的精神,但风格上完全有他自己的面貌,他的山水画同样借鉴了古往今来许多大家的东西,却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新颖而不失法度。
        崔如琢先生是一个大的鉴藏家,他收藏的古代绘画十分丰富。我每年去他家的时候,他从珍藏室中拿出的几张画来,都是我从来没见过的,我很惊讶,他对传统的理解会比我们深,那些宝物,他天天要去揣摩、研究,他近距离的接触这些大师的作品和历史传下来的经典作品。
中国画有着特殊的艺术规律与传承规律,中国画家的成就是在中国传统中养出来的,如琢的艺术道路正沿着中国画艺术的大道在前行,我们期待他有更多的精品问世。
      ——王明明(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中国美协副主席、北京画院院长)

 具有古典和现代双重精神

       20多年前,我偶读如琢先生早期临摹陈老莲的人物,虽非创作,却反映高出同龄人的眼光。其用笔认真,有点装饰情趣又不失高雅,表现出与古人灵犀互通的微笑,使我对他有所期待。
如琢君秉承苦禅老人的教诲,重气节、格调、尊师等硕德,人品必须高于艺品,以及九死无悔的勇气。
他的画蓄势足,运线坚韧有弹性,又不流于剑拔弩张,鼓努为力。
他的山水画朴茂郁勃,大气氛沉稳坚实。山、水、树石、同类异类间的对话注重潜台词。有传统味,不雷同古哲;具现当代意识,先锋理念,仍为标准国货,与西人有差别。不赶时髦,不涉甜俗,杜绝粉饰。
      假若把崔画比做一个剧团,山水是须生,偶有大嗓小生与武生路子。讲火候、穿透力,声腔“亮堂”兼“挂味”;花鸟画便是青衣(水墨)与花衫(赋彩)。
     如琢君长于画荷,不拘于形,不离于形,见冰霜节操。他写鹰渐脱苦老造型,虎虎有英雄气,志远力坚,果毅刚纯。兀立山顶松肩,回翔云头海上。
     他的鸡雍容平和,与人类亲近。雄鸡伟岸,母鸡温慈,小雏稚拙,其毛茸茸,眼神好奇似幼童。
                  ——柯文辉(著名学者、诗人、文艺评论家)

传统文化的守望者

      崔如琢的大写意花鸟,出于潘、李而有所变化,已形成自己的面目和特点。当代有不少胆敢涂抹的画家,极少有真正把握大写意技巧与风格的画家。崔如琢的大写意出于传统,有很好的气息,雄健而不剑拔弩张,这很难得。“恶俗”是当代大写意花鸟与山水的通病,其根源在于不懂得笔墨,缺乏基本的笔墨修炼。崔如琢重视传统,有很强的鉴赏力,懂得笔墨,在临摹上下过很大功夫。他用笔能方能拙,有一种辣味,不甜俗,没有熟练的习气,这是相当不容易的。
                                              ——郎绍君(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员、博士后导师 ,著名艺术评论家)

 以色辅墨  浑然天成

       如琢的画属意笔,不同于工整细笔;以意写形,不在写真或细节;书法上属碑派传统,兼擅章草笔意入画。他的画重骨法用笔,这是他的画作之主要特征之一。如琢其人其画璞玉无华,经传统文化之琢磨,已见璀璨之光彩。大智若愚,大巧若拙,为如琢所信守所追求。如琢近作山水,用笔运墨如三军压境,紧锣密鼓,声势不凡。不在简而在繁,不在空而在满,不在虚而在实,不在奇巧而在平正浑沦,柳暗花明,别开生面。如琢近作山水,多宏制巨构,远观几近乎龚半千,繁密深厚,气势夺人;而近视物象用笔则全不同。如琢的这类山水,章法饱满,泼墨以取势,钩铃点染,积墨层层以取山石之质,通幅唯见山石烟云,不作树木屋舍,类半抽象之表现。

      与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成就时的年纪相比,如琢尚有漫长的路可走。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大家往往要经过长时期的磨练,近似长途赛跑,跑到终点并非易事,跑到前几名更难。这是因为中国画所需学养、阅历(古人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技巧,都要靠长年的日积月累,绝无可能一蹴而就。如琢恪守所信,锲而不舍,其结果当是“大器晚成”。
                                                                     ——万青力(香港大学艺术学系教授、美术史家)
鸿蒙、玄想、自由
       崔如琢山水画创作给我的第一印象是:他对雾霭云烟情有独钟。他醉心于烟霞,从多角度、多侧面,以多种构图样式、多种情调氛围、多种诗意哲思,创作出大量的、成为系列的云雾山水画。
      崔如琢山水画创作给我的第二个突出印象是:雪景山水。他爱画雪。大雪、小雪、雪霁、晴雪、残雪、融雪、醉雪,每一片雪景都表现了画家心灵的跳动。
     崔如琢还擅画时景山水,他的四屏组画:《春——细雨轻烟淡淡风》、《夏——六月清凉绿树阴》、《秋——寒山转苍翠》、《冬——雪景似春华》,可以看出景随时生、时依景现、景时同体的山水画特征。
    崔如琢的花鸟画有自身的特点。书卷气浓郁,内含着多彩的生命情调,跃动着勃如荡如的自然生命活力。在创作中的他追求诗意、画境的独辟,讲究笔情墨趣,善于在虚实相克相生中创造空间美。他的花鸟画美学风格的形成,是胸储古今、熔铸百家、参变蜕化的一种综合创造。从其作品中可以隐约看出青藤、白阳、石涛、八大、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郭味蕖等诸家的潜在影响。
     近几年崔如琢又多作手卷,动辄长达数米,他的全景手卷宛若一出戏剧:有序幕、发展、变化、高潮、波澜、尾声。我用看戏的眼光观赏崔如琢的全景山水手卷。
                                                                                                                   ——夏硕琦(美术评论家)
 
 崔如琢心语
    谈艺术
    中国书画一定要讲传统,传统像人的基因一样。基因不能变,但营养是可以变的。
    中国的写意画,既要讲意境,也要讲笔墨。
    崇尚经典并不意味着摒弃现代,尚古而不拘泥于古。
    真正的艺术不能重复传统,不能重复别人,更不能重复自己。
    谈收藏
    我收藏的宗旨是为了学习和研究。
    收藏应更多关注其文化艺术的传承价值,而不是投资和投机行为。
    谈生活
    我不以清贫为乐,我会以清贵为乐,贵不仅是富有,贵是一种文化。
    “静清苑”是我的一件作品,是我对中国文化、中国传统建筑的一种情结。
    题指墨
    (一)
    指近笔远,平极生险。
    妙用一心,何问褒贬?
    (二)
    同根指笔各生花,
    喜借热风写冷霞。
    师古师心师造化,
    神州学海本无涯。
    (三)
    漫道画师指墨奇,
    一塘香雾水迷离。
    更怜君梦食莲子,
    呆立忘情不肯啼。
    四主人观
    要做精神的主人,有自己的精神领域,任何观念不盲从,做自己艺术的主人。
    要做身体的主人,健康是人生最好的竞争,长寿是人生最后的竞争。
    要做家庭的主人,对民族和国家要尽忠,对父母要尽孝,对子女要爱护。
    要做财富的主人,创造财富是价值,拥有财富是能力,享受财富是艺术。
    艺术心得
    余总角立志,曾师郑诵先、李苦禅,更于故宫旧藏历代名家翰墨得益良多。旅居海外后,收藏渐丰,识见愈广。近能得黄宾虹、潘天寿为楷范,远常以青藤、八大、石涛为宗法。承传统而不拘泥,袭法度而不食古。历半世蹉跎始悟:所谓画者,目之所见,心之所思,情之所系,意之所动,不唯笔墨章法、布局架构。眼界不到,修养不到,不足以言画。是以,画以心为境,画路即心路;画以思为界,想不到故画不到;画以情为盛,情未达则画无趣;画以意为先,意飞扬而后方有笔墨酣畅、挥洒恣意、痛快淋漓。余以为,胸中蕴蓄天地之大美,笔下自有变化之万千。意笔之美,盖莫能胜矣。
 
   
    崔如琢,著名书画家、鉴藏家。1944年生于北京,曾执教于中央工艺美院,1981年定居美国,1996年回国,现居北京。1984年荣获美国纽约杜威大学荣誉艺术博士学位。自幼习字,书法承袭碑派书法家郑诵先,为李苦禅先生入室高足。崔如琢的画,朴茂厚重,大气磅礴,个性鲜明,收放自如,无半点修饰造作之态。赴美后,他的作品在国际展览中屡获艺术成就奖,并被美国前总统里根、前国务卿基辛格、陈香梅女士、宋美龄女士、贝聿铭博士、台湾塑胶巨头王永庆、报业大王王惕吾、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泰国王室和联合国及亚洲、欧洲、美洲几十所博物馆、美术馆、高等学府广泛收藏。在国内,崔如琢的作品曾多次作为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等多有收藏。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崔如琢先后收藏历代艺术大师的书画珍品,从宋元到明清乃至近现代,数量颇丰,并深入研究。同时,崔如琢的书画作品在海内外艺术品市场上也颇受欢迎,在香港佳士得、中国嘉德、北京翰海、中贸圣佳、北京华辰、北京荣宝等国际国内拍卖会上屡创佳绩。崔如琢作为一代大家和中国写意精神的守望者与创作者,以清醒者的姿态,辨析中国传统绘画的利弊,尚古人而发今意,在水墨的艺术天地里自由翱翔,一支画笔坚守着中国画坛的尊严与自信。
    崔如琢在艺术理论方面造诣深厚,出版有《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崔如琢》、《世界名画家全集·崔如琢卷》、《崔如琢大写意花鸟集》、《崔如琢山水画集》等,为促进中国书画艺术创作及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他在艺术品收藏方面的丰富经验和建树,也对繁荣中国艺术市场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崔如琢以创作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播,同时以艺术为公、回报人民的财富观投入慈善事业。2007年10月17日,崔如琢美术馆在北京开馆,展出崔如琢16岁至今创作的精品100余幅,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私人美术馆之一。在汶川大地震后,崔如琢将绘画作品售与俄罗斯耶弗拉兹石油公司所获得的5000万元人民币,捐赠并资助成立榜样公益基金。2008年12月5日,在北京举行的2008年度“中华慈善大会”上,胡锦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接见“中华慈善奖”获得者,崔如琢获称“最具爱心慈善捐赠个人”,成为该项荣誉获得者中唯一的文化艺术界人士。此前,只有曾宪梓、黄如论等知名企业家在内的74人获此殊荣。
    崔如琢现任榜样公益基金终身荣誉理事长、世界华人书画家收藏家联合会荣誉会长、中华名人协会副主席兼中华名人书画院院长、中国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
 

 

 

 

 

 

上一张:生于坚韧,成于变 ——访国画大家崔如琢 下一张:崔魁运腕千钧力 挥洒华章逼二高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