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选择语言
最新报道
澳门回归25周年纪念邮票发行一月,崔如琢先生《荷花邮票》火爆了!
丹青绘人生 指墨写春秋
崔如琢80艺术回顾展亮相深圳,呈现执着且坚守的艺术人生
国画大家崔如琢八十艺术回顾展(深圳站)将在12月10日隆重开幕!
“太璞如琢——崔如琢八十艺术回顾展”亮相温州
国画大家崔如琢连续6个月高居国画家人气指数排行榜首位
艺术大家崔如琢的气韵生动——从北京到巴黎中国艺术行
系列片《艺术的纽带》第一集《崔如琢》即将播出
“太璞如琢——崔如琢指墨荷花作品展”在澳门举行
国画大家崔如琢版画发布会在京隆重举行
媒体报道 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系列片《艺术的纽带》第一集《崔如琢》即将播出

胸中自有丘壑,指墨山水画境。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系列片《艺术的纽带》第一集:崔如琢,将于7月29日在总台科教频道(CCTV-10)《人物·故事》栏目12:49首播。

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及法国相关机构共同主办的“从北京到巴黎——中法艺术家奥林匹克行”中国艺术大展中,展出100多位中国艺术家的200余件精品力作。社教节目中心推出系列片《艺术的纽带》,本集聚焦故宫学院中国画研究院院长崔如琢的艺术之旅。

 

 

图片
图片
以指为笔 书写当代大写意新篇章
图片
图片

 

 

 

崔如琢从小浸润在千年古都北京浓厚的文化氛围中,他师从国画大师李苦禅,得其真传,十八岁创作的《巨幅白梅》便得到了李苦禅的赞赏,并欣然题跋“笔墨气势颇正确,从此努力可矣”。从此,崔如琢逐渐崭露头角,作品在国际展览中屡获艺术成就奖,被联合国及亚、欧、美几十所博物馆、美术馆广泛收藏。


然而,在崔如琢声名鹊起时,他却封笔十年,寻找新的艺术方向,最终将目光落在了指墨艺术上。他将指墨、积墨、泼墨、破墨融于一体,形成了自己独具风貌的指墨山水画;在前人指墨花鸟的基础上,他独创积墨花鸟画;更是将多种书体融会贯通,形成了独树一帜的 “指墨篆书”。 

此次中国艺术大展,崔如琢带来了两幅指墨花鸟画《醉秋》和《玉露洗残红》和雪景山水画《雪江话意》。


《雪江话意》中古树掩映的深处,屋舍隐约可见。山坡上,一丛丛傲雪挺立的杂树,苍然成林,于漫漫飞雪中执拗地伸展长臂,张扬着郁勃的生命活力。在水边的亭阁里,几位衣冠皆古的高士,正悠然自得地啜茗论道,赋予画面一种时空流转的古意。

指墨花鸟画《醉秋》和《玉露洗残红》分别展现了荷花不同时期的美,《醉秋》用墨画的荷叶和寥寥几笔勾勒出的白色荷花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一只翠鸟看着一朵含苞待放的红色荷花,营造出一种“名花不忍啄”的意境,整体展现出盛秋荷花争相绽放,在湖中亭亭玉立的美丽景象。


《玉露洗残红》展现了晚秋荷花虽然花瓣已经不完整了,但是它依然向上开着,传递出一种蓬勃的生命力。

 

 

 

图片
图片
作品为桥 和平为岸 艺术传递美好愿景
图片
图片

 

 

 

崔如琢用中国独有的指墨表达形式,创作出朴茂厚重、气势磅礴的作品,多次被选作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用作品搭建起了中西方艺术沟通的桥梁,传递着对世界和平美好愿景的祝福。


 

让我们跟随崔如琢独树一帜的指墨艺术,感受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敬请关注

科教频道(CCTV-10)

7月29日12:49

《人物·故事》栏目系列节目

《艺术的纽带》第一集:

 

崔如琢

 

 

 

 

 

 

 

 

 

上一张:“太璞如琢——崔如琢指墨荷花作品展”在澳门举行 下一张:艺术大家崔如琢的气韵生动——从北京到巴黎中国艺术行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