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选择语言
最新报道
国画大家崔如琢版画发布会在京隆重举行
11位艺术家成交额过亿,100位上榜艺术家总成交额42.9亿元 | 《2022胡润中国艺术榜》重磅发布
展讯 | 逍遥于艺 求索于心—崔嘉宝书法作品首展
梦里梅花指上开 永乐2021秋拍崔如琢指墨梅花6440万元成交
书画家崔如琢分享艺术创作
崔如琢艺术澳门大展欣赏会展现“笔墨当随时代”创新精神
以指为笔,落墨生花——崔如琢罕见指墨梅花册页亮相永樂拍场 | 永樂2021秋拍
崔如琢主讲中国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永乐2021春拍 | 太璞如琢——崔如琢精品专场斩获4.95亿元 巨幅四条屏创个人新纪录
昭然不昧,万古一日,崔如琢精品瞩目现身 | 永樂2021春拍
媒体报道 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国画大师

 公益时报第133期


    在香港,有一个世界华人书画家收藏家联合会,荣誉会长全都由世界各地著名华人与书画界、收藏界泰斗担任,如香港的金庸、台湾的秦孝义、大陆的吴冠中、法国的朱德勤等人,其中还有一位就是著名中国画家崔如琢先生。


    师古而不泥古


    崔如琢出道甚早,学养深厚。他自幼习字,书法上深受郑诵先先生影响;文学上曾拜吴祖光先生为师;及长学画,绘画上为李苦禅先生入室高足。


    生活于天子脚下,崔如琢遍访京中名家,李可染、陈半丁、郭味蕖、王铸九、秦仲文等前辈他都曾求教;故宫博物院的绘画馆更是他的留连之所,对临名作,经年累月而不辍。这一切的潜移默化,自然而然地在崔如琢的心中扎下了传统艺术的根基。


    上世纪七十年代,他曾被借调到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在颐和园与李苦禅、黄胄、关山月、程十发、亚明等国画大家一起进行创作。


    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的出国留洋,无形中也变成了他在大陆艺术界的自我淡出,由于远隔重洋,此后很难听到他的消息。但崔如琢的艺术进程并未因此而停滞,相反却是另有一片天地。


    崔如琢留洋之后,非但没有被五光十色的异域文化所迷惑,相反却更加重视与关注传统艺术。也许这正是他“运气好”的开始:身处异域之后才更真切地认识了传统。稍晚于崔如琢出国的袁运生、陈丹青诸位似乎也都有类似的经验。身处异域的人比居住本土者往往更能发现与利用传统艺术中那取之不尽的活资源。


    他以为:“对于中国画家来讲,最重要的是要真正把握什么是中国的主体文化。有很多画家对我说,你到美国那么多年,太纯了,画的东西一看还是中国的。实际上,与传统相比我还是有很大变化的,但主体没变,也不能变,如果连主体都变了,还能叫中国画吗?”


    文化界的人士总在探讨继承与发展、优秀的古代艺术传统与新时期的精神风貌问题,崔如琢正在走的这条艺术之路当有着许多值得肯定与借鉴的地方。譬如他的大写意荷花,完全是尊重传统的水墨一路,有青藤、石涛的笔意,有李苦禅、潘天寿的影子,但面貌上、气势上,甚至内中的精神上都只是他自己了。而他的山水画是同样的,借鉴了古往今来许多大家的东西,却闯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气很足,很新颖,还饱满、充实、不失法度。

                                         

 

    独成一家


    崔如琢的用笔厚重老辣,这已为许多人所一致认同,而在当今书画界,能臻此境已是难能可贵了。有不少画家在中贸圣佳崔如琢专场拍卖之后,感谓“看到了传统一路的希望。”其实,传统对当代中国人仍有其亲和力,传统的亲和力常常会在不经意间油然而生,因为传统已深入中国人的骨髓与血液之中。崔如琢作品所以被藏家认同,传统是一大因素。构成“原子弹爆炸”的铀,也还是传统。


    他长于画荷,发表过百件以上,许多专业杂志重点介绍过。他不拘于形,不离于形,见冰霜节操。即用一抹淡红,高雅清幽。月下霜笛,蓬莱鹤舞,飘飘欲仙。近来尤其注重有限篇幅里开拓出大于纸面的空间感,张力四溢,又相对内敛,避开再衰三竭,渴望游刃有余。


    荷叶多使阔笔泼墨,黑墨透明,层次多,恣肆、矫健、辣润,顾盼流妍。焦墨莲蓬见野趣,生机流漾,形简意繁。有些灰色淡墨银光闪耀,干湿适中,活泼洒脱。在画跋上又提升了意境:“身沉幽谷月还亮,影在污泥莲更清。人海知音君与我,餐霞抱瀑共瑶笙。”“花瓣吐天章,荷塘一镜方。澄心无远近,何必去潇湘。”清越可诵。


    崔如琢的花鸟画有自身的特点。书卷气浓郁,内涵着多彩的生命情调,跃动着勃如荡如的自然生命活力。在创作中他追求诗意、画境的独辟,讲究笔情墨趣,善于在虚实相克相生中创造空间美。他的花鸟画美学风格的形成,是胸储古今,熔铸百家,参变脱化的一种综合创造。从其作品中可以隐约看出青藤、白阳、石涛、八大、吴昌硕、齐白石、潘天寿、李苦禅、郭味渠诸家的潜在影响。
空间美的创造与空间的文化意识、哲学观念相联系。东西方绘画在空间意识上是不同的。西方的近代绘画追求三维空间,讲究透视深度,追求建筑性的立体感,表现物体在空间中的体积感、质量感。中国古典绘画追求对自然大道运化的空间感知、对时空无言运动永恒的体悟。表现空间的空灵和蕴涵其中的哲思与生命体验。

    空间的虚灵性、变化性以及天人合一观念,在书法空间中得到体现。美学家宗白华先生把中国古典绘画的空间概括为书法的空间。书画同源,不仅是用笔用墨上相通,而且在空间意识、哲学美学观念方面都有其同根性。


    崔如琢既画花鸟,亦攻山水,只是他现在更多潜心于山水画。在好运气、好画价面前,他似乎并无得色,更没有那种“成了大师”的张扬,心境反而沉稳平和。他期许着自己在六十五岁之后或能于书画特别是山水上有更多的心得与收获,能有这样的心境也仍然是得益于传统的感召吧。

                                           

 

    玉成大器


    在国内,崔如琢的作品曾多次被国家领导人当作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故宫博物院也多有收藏。
1981年定居美国之后,也备受国外艺术界认可。他曾任纽约中国艺术研究会副会长、美国杜威大学客座艺术教授。1984年荣获美国杜威大学荣誉艺术博士学位。


    崔如琢是大陆画家在台湾举办个人画展第一人。1989年在台湾历史博物馆展览会上,曾创下一幅作品成交价格十二万美金的记录。
崔如琢的作品不但在国际展览中屡获艺术成就奖,并被美国前总统里根、前国务卿基辛格、陈香梅女士、宋美龄女士、贝聿铭博士、台湾塑胶巨头王永庆、报业大王王惕吾、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泰国王室和联合国及亚、欧、美几十所博物馆、美术馆、高等学府广泛收藏。


    不仅如此,崔如琢的作品在海内外艺术品市场上颇受欢迎,在香港佳士得、中国嘉德、北京翰海、中贸圣佳、北京华辰、北京荣宝等国际国内拍卖会上屡创佳绩,影响日隆。在2006年5月29日举行的香港佳士得春季拍卖会上,崔如琢巨作《千山飞雪图》以1500万港元成交,创当代国画家单一作品在国际拍卖市场上成交价的最高纪录。


    鉴于他的艺术成就和市场影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北京大学等七家单位共同推选崔如琢先生为全国十大艺术英才之一。

 

上一张:榜样公益基金 下一张:亿万收藏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