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选择语言
最新报道
澳门回归25周年纪念邮票发行一月,崔如琢先生《荷花邮票》火爆了!
丹青绘人生 指墨写春秋
崔如琢80艺术回顾展亮相深圳,呈现执着且坚守的艺术人生
国画大家崔如琢八十艺术回顾展(深圳站)将在12月10日隆重开幕!
“太璞如琢——崔如琢八十艺术回顾展”亮相温州
国画大家崔如琢连续6个月高居国画家人气指数排行榜首位
艺术大家崔如琢的气韵生动——从北京到巴黎中国艺术行
系列片《艺术的纽带》第一集《崔如琢》即将播出
“太璞如琢——崔如琢指墨荷花作品展”在澳门举行
国画大家崔如琢版画发布会在京隆重举行
媒体报道 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崔如琢十幅画作捐赠国家博物馆

 

作者:李琢研  2012-07-27 23:11:49来源: 雅昌艺术网专稿

 

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左)授予崔如琢(右)捐赠证书

 

崔如琢在捐赠仪式上发言

 

吕章申馆长致辞

 

         雅昌艺术网讯(李琢研)“大写神州——崔如琢艺术展”,历时两年,相继在上海、杭州、南京、济南、广州等十七站展出之后,于201269日回到北京国家博物馆,展览期间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展览即将结束之际,崔如琢先生向国家博物馆捐赠近两年创作的精品10幅,并于727日晚,在国家博物馆的白玉厅举行了作品捐赠仪式。崔如琢的捐赠不仅丰富了国家博物馆的收藏,同时,也是他向国博百年纪念奉上的一份厚礼。在捐赠仪式上,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在开幕式上致辞。吕馆长表示:“今后艺术家崔如琢还会再像国家博物馆捐赠”。

   崔如琢,著名书画家、鉴藏家,静清苑主。1944年生于北京,曾执教于中央工艺美院,1981年旅居美国,1996年回国,现定居北京,为中国艺术研究院博士生导师。

  此次崔如琢先生向国家博物馆捐赠的《江山孤夜月千里》、《春风摇江天漠漠》、《秋庭不扫携藤杖》等10幅国画作品,均系其近两年创作的巨幅指画山水作品。指画是中国传统绘画中的一种特殊的画法。即以手指代替毛笔蘸墨作画,并通过手掌、手背的灵活运用,而创作出的一种具有独特技巧和表现韵味的绘画形式。指画自清代高其佩始,经近代潘天寿的开拓创新,如今又在崔如琢的手中进入一个新的境界。其指画风格气势磅礴、大气雄壮,用笔劲健洒脱、收放自如,墨色枯湿浓淡富于变化,给人以酣畅淋漓的审美感受,这是画家对中国绘画优秀传统深入汲取、几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的结果,更是画家个人豪迈情怀的外在表现。崔如琢先生在中国指画艺术上的别开生面、自成一家,对中国指画艺术的继承和发展起到了重要的衔接和推动作用。

  以“历史与艺术并重”为新的发展定位的中国国家博物馆,自20113月新馆开馆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先后接受了周抡园石鲁、陈之佛等著名画家家属的捐赠,同时还有像韩美林等一些当代著名画家的捐赠,以及像杨晓阳收藏的原始彩陶的捐赠,台湾新党主席郁慕明家藏的青铜器捐赠等。在众多的捐赠事项中,除了书画之外,还有各类文物、工艺品,形式多样,品类众多,大大地丰富了国家博物馆的馆藏。据吕馆长透露,截至到目前为止,国家博物馆共接受到五千一百余位艺术家/收藏家的一百二十多万件作品捐赠。

  此次崔如琢先生对国家博物馆的慷慨捐赠,表现了崔先生一贯热爱社会公益的责任心,以及作为当代艺术家的爱国热情。

  据悉,接下来崔如琢还会将会举行国际巡展。

 

 崔如琢捐赠作品赏析

                                                                

崔如琢《春风摇江天漠漠 暮云卷雨由娟娟》  143×75cm 2011

 

崔如琢《江山孤夜月千里》143×365cm 2011

 

崔如琢《江上云深合 深深埋远村》143×75cm 2011

 

 

崔如琢《墨石若醉立,老树欲吟风。秋堂云外看,清籁起寒空》213×75cm 2011

 

崔如琢《秋庭不扫携藤杖》143×76cm 2010

 

崔如琢《踏雪行吟夜山中》213×75cm 2011

崔如琢《西风瑟瑟水波凉》213×75cm 2011年 

《一轩傍水看云起,万木无风待雨来》143×75cm 2011年

《幽居深雪里,万玉四山拱》143×75cm 2011年

《幽幽村舍绕垂杨-影在芦渡僻处藏》213×75cm 2011年

 

 

 

上一张:一首红歌引出的佳话 下一张:指墨春秋——展崔如琢艺术人生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