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选择语言
最新报道
澳门回归25周年纪念邮票发行一月,崔如琢先生《荷花邮票》火爆了!
丹青绘人生 指墨写春秋
崔如琢80艺术回顾展亮相深圳,呈现执着且坚守的艺术人生
国画大家崔如琢八十艺术回顾展(深圳站)将在12月10日隆重开幕!
“太璞如琢——崔如琢八十艺术回顾展”亮相温州
国画大家崔如琢连续6个月高居国画家人气指数排行榜首位
艺术大家崔如琢的气韵生动——从北京到巴黎中国艺术行
系列片《艺术的纽带》第一集《崔如琢》即将播出
“太璞如琢——崔如琢指墨荷花作品展”在澳门举行
国画大家崔如琢版画发布会在京隆重举行
媒体报道 位置:首页 > 媒体报道
爱心榜样 如琢前行



本报记者 马晓毅

    7月20日,在榜样基金会举办的“榜样中国行”启动仪式上,著名书画家、华人崔如琢荣膺“中国榜样公益爱心大使”称号。记者随后就“榜样”、“爱心”这样的话题采访了崔如琢。


    在京北“观唐”崔如琢美术馆里,崔如琢面对记者,如同老友见面,敞开心扉娓娓道来。   崔如琢说,我本身是个画家,从10岁起就有这样一个方向:绘画,终身从事这个事业。几十年的艺术生涯有一个深切的感受:一个华人画家,光会画画是不行的,要想画好中国画,首先要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功夫在画外”。“我们作为华人艺术家,回顾历史,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侵入中国,几千人数条铁船就把中国打得落花流水,工业革命发展起来的大工业文明迅速打掉了中华老大帝国的封闭和自大,及至在近代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外有许多人对中华文化和艺术持否定态度,这其中最甚者莫过于胡适的“全盘西化”,以及“十年文革”中极左思潮下的“破四旧”。


    崔如琢表示,他作为一名华人艺术家,除了搞创作,如何将中华艺术推向世界是一种当然的责任和追求。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和艺术,就会被人瞧不起。一个国家也是这样,没有自己的灿烂文明,也将得不到国际社会的重视。一个国家的发展,与这个国家艺术文化的发展应该是同步的。


    中华文化里有一句经典之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之乐而乐”,崔如琢说他把这句话经常铭记在心。每个中华知识分子不能光考虑自己,爱人、慈善是中华文化很重要的组成部分,他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对人生看得很清楚,人的一生能够享用的东西是十分有限的。人一旦出了名,他所获得的东西远远超过所需求的,应该回馈社会。我们的民族百年来历尽灾难,每个炎黄子孙,应该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主意的出主意。此次成为“中国榜样公益爱心大使”,要对得住这个称号,要真正起到榜样作用。


    崔如琢谈到美国,他说电脑巨商比尔·盖茨在他成为世界首富时,在精神层面没有人佩服他,那么多钱只是一种符号。但当他把自己的绝大部分财产没有留给子女,而是捐给以他夫人命名的基金会,用于造福社会,帮助全世界那些最需要接济的病人、穷人和残疾人时,比尔·盖茨此时就成了一位精神巨富,这种无私的境界就上去了。


    中国慈善事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刚起步,中国的慈善事业很大程度上表现在爱国热情、社会动员上。西方的慈善活动里有不少带有宗教动机,教会经常会收到大笔捐款,却不知道捐助人是谁。有许多基督徒捐钱是追求心理上的平衡、满足。但细究起来,这些人也是有私心的,“现世积德是为了死后上天堂。”人做善事,卖画,有人捐30万、50万,这是一种公而忘私,然而有公就有私。家有百万捐出10万,不会影响家庭生活,这里就有私的一面。


    他认为,人生就是享受过程,最大的乐趣是过程。给孩子留下财产是剥夺了孩子的乐趣。孩子什么都有了,他的生活过程也就失去了乐趣。人生就是在奋斗中才能获得最大的乐趣。崔如琢说,在他被授予“中国榜样公益爱心大使”现场,他把孩子们都带到了那里,让他们也受受教育,从小树立与人为善的意识,在为社会作贡献的奋斗中成长将是多么有意义。


    崔如琢特别赞同中国领导人提出要建设“和谐社会”的思想,他说这是非常有远见的,这在某种程度上讲是追求“天人合一”的崇高理想,更能代表人类的追求。这种和谐思想是真正的民族文化精神。在振兴中华传统文化当中,和谐的追求是一种精神动力,放眼看去,中华民族的和谐思想最符合人类,值得每个中华人去用民族文化精神感动世界。


    在崔如琢美术馆,记者看到一段崔如琢简介:
崔如琢,华人,著名书画家、收藏家、鉴赏家。1944年生于北京,1981年定居美国,此前执教于北京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崔如琢出道甚早,学养深厚。他自幼习字,书法上深受郑诵先先生影响;及长学画,绘画上为李苦禅先生入室高足。


    在国内,他的作品曾多次被国家领导人当作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故宫博物院也多有收藏。


    赴美后,他的作品在国际展览中屡获艺术成就奖,并被美国前总统里根、前国务卿基辛格、陈香梅女士、宋美龄女士、贝聿铭博士、台湾工商巨头王永庆、报业大王王惕吾、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泰国王室和联合国及亚、欧、美几十所博物馆、美术馆、高等学府收藏。

  2005年10月神舟六号宇宙飞船成功发射,为了赋予“神六”更多的文化含义,他创作的绘画长卷《和平颂》被选为搭载纪念品,随同神舟六号一起遨游太空。


    2007年10月17日崔如琢美术馆在北京开馆,馆内展出了他16岁至今创作的100多幅优秀作品,是目前我国最大的私人美术馆之一。


    2008年7月19日崔如琢捐赠价值人民币5000万元画作给“榜样公益基金”,在人民大会堂举办了隆重的捐赠仪式,近二十幅山水巨作由俄罗斯耶弗拉兹集团当场义买并捐赠。   崔如琢1984年荣获美国纽约杜威大学荣誉艺术博士学位。

上一张:崔如琢等12人获"中国榜样公益爱心大使"称号 下一张:热烈祝贺世博中国关爱生命共享阳光组织委员会成立

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