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如琢
展会布置完毕,将于23日开展 本组图片 本报记者 孙晶磊 摄
A04版
本报讯(记者 赵实) 35幅国画作品,50幅指墨精品,2幅手卷,6幅书法……10月23日10时,“‘大写神州’——崔如琢书画巡展暨藏《石涛罗汉百页图册》展”,将在东北亚艺术中心举行,我国著名书画家、鉴藏家崔如琢的近100幅书画精品,以及其多年收藏的国宝级珍品《石涛罗汉百页图册》将在展会上隆重亮相。
“中国书画一定要讲传统,传统像人的基因一样,基因不能变,但营养是可以变的。崇尚经典并不意味着摒弃现代,尚古而不拘泥于古。”在昨天的媒体见面会上,67岁的崔如琢站在他近年来创作的50米长卷《丹枫白雪》前,将他对如何传承中国传统艺术的看法娓娓道来,“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之一。传统的本质是发展,没有发展就没有生命……”
潜心钻研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崔如琢,在书画界和收藏界具有极高的声誉。
去年,崔如琢为人民大会堂绘制了一幅横18米、纵2.8米的写意花鸟巨制《荷风盛世》,作为人民大会堂目前收藏的尺幅最大的写意画作。
崔如琢还致力于中华文化、传统艺术的传播推广。他收藏的作品当中,囊括历代艺术大师石涛、八大山人、扬州八怪、吴昌硕、齐白石等人的珍贵书画作品。
本次长春巡展,崔如琢把自己多年收藏的国宝级珍品《石涛罗汉百页图册》拿出来展出。
“我收藏的宗旨是为了学习和研究。收藏应更多关注其文化艺术的传承价值,不只是投资和投机行为。”崔如琢表示,《石涛罗汉百页图册》在长春亮相,意在以此来继承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引发大家对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考,学习研究先贤创造的伟大杰作,为学术界提供研究的根据,帮助各界人士对书画艺术历史传承的认识,激励广大艺术家笔歌盛世和谐,创作出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真正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人物介绍
崔如琢,我国著名书画家、鉴藏家,静清苑主。1944年生于北京,曾执教于中央工艺美院,1981年定居美国,1996年回国,现定居北京。
崔如琢自幼习字,书法承袭碑派书法家郑诵先,为李苦禅先生入室高足。他的画朴茂厚重,大气磅礴,个性鲜明,收放自如。
赴美后,他的作品在国际展览中屡获艺术成就奖,并被美国前总统里根、前国务卿基辛格、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泰国王室和联合国,及亚、欧、美几十所博物馆、美术馆、高等学府广泛收藏。
在国内,崔如琢的作品曾多次被国家领导人当做国礼赠送给外国元首,人民大会堂、钓鱼台国宾馆等也多有收藏。
他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先后收藏历代艺术大师的书画珍品,从宋元到明清与近现代绘画大师的精品,数量颇丰,在艺术收藏方面经验丰富,颇具建树。
2007年10月17日,崔如琢美术馆在北京开馆,该馆是目前国内最大的私人美术馆之一。
2008年,崔如琢将售与俄罗斯耶弗拉兹石油公司的绘画作品所得的5000万人民币捐赠汶川地震灾区,并资助成立榜样公益基金。
在2011年公布的胡润艺术排行榜上,他因公开拍卖总成交额高达3.5亿元而位居第二,是本年度画作价格额涨幅最大的上榜艺术家。
2011年5月30日,崔如琢的指墨山水百开以4320万元港币成交,创香港佳士得春拍当代书画家新高。
2011年,崔如琢荣获“文化中国十年人物”。 |